海口qm论坛,大圈楼凤论坛信息2025,栖凤楼茶楼论坛永久地址,栖凤阁论坛(全国信息)武汉

税收的亮度与温度——2024年度《税收文学》阅读札记
2025-08-11 字号:

税收的亮度与温度

——2024年度《税收文学》阅读札记

顾建平

 2024年的《税收文学》,成果丰硕,是行业文学的一支劲旅,是年度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之税收故事的主要力量。

 通读2024年全年四辑《税收文学》,除了感受到行业文学浓郁的专业气息,更多的是感受到诸位税务作家从各自角度所传达出来的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税收是现代国家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全中国有80万名税收工作者。税收是这一行业从业人员身份识别的显著符号,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但远不是生活全部。

 四辑中的散文、诗歌作品,有与税收工作直接关联的,有间接关联的,也有与税收工作并无关联的。但因为作者绝大多数来自税务系统,这些作品呈现了税务作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因此它们都可以宽泛地纳入税收文学这个概念。

 相对而言,税收文学中的小说作品,作为以讲好税收故事为责任和使命的文体,创作难度要略高于其他文学体裁。像所有的行业小说、类型小说一样,税收小说要传达税收知识、税收历史、税收工作流程、税收政策,但又不能成为直白的宣讲者。税收元素只有自然恰当地融入小说人物的日常生活,如同砖块抹着水泥嵌入墙体一样,才能让税收小说作品保持故事的可信度和情节的合理性,并由此获得一定的文学性。

 当爱情进入税收文学

 中篇小说《鎏金岁月》分上、下两部分在《税收文学》2024年第一辑、第二辑发表,用大小不同的两个故事框架固定了小说的整体结构:大的故事框架是明城税务局的两位税务分局局长老惠和老孟绵延二十几年的纠缠较劲,有矛盾,有竞争,有排斥,还有最后的理解与释然;大故事之内还套着一个相对较小的故事框架,就是新一代税务人承志与春晗的爱情。

 作者特意设置了一组互相紧密关联又天然蕴含矛盾的人物关系:承志和春晗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承志是老惠当初扶贫助学的对象,在此后的人生路上老惠对承志又有诸多的关怀和指引;春晗是比老孟年轻二十多岁的“妹妹”,这是让读者容易产生疑问的悬念,作者在小说后半段用很大篇幅为这个关系做了释疑。承志和春晗很巧合地一起进入明城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工作,成为明城税务的新生力量。两位久别重逢的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频繁交集,产生了爱情,欲罢不能。但因为老惠与老孟的历史积怨,承志和春晗的爱情难免面临障碍产生波折。

 小说第七节为了情节发展,增加了新出场人物——春晗的年轻女同事小玥、刘蔚,承志的表妹、在小微公司就职的翠翠。偶然目睹翠翠与承志亲密关系的春晗产生了误会,情绪大受打击。误会是小说——以及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讲故事的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故事驱动力之一。

 为了交代老孟与春晗“兄妹”关系的由来,小说用第十二和第十三两节讲述了当年小孟与春晗姐姐春晓的一段感情纠葛。随后,小说将当年的小惠,即如今的老惠,也加入小孟与春晓的关系之中,形成恋爱三角;直到后来春晓患上急性脑膜炎去世,三角关系才得以终结。作者利用巧合,把老惠与老孟的恩怨根源延伸得更长。

《鎏金岁月》作为税务行业小说,传播了税收知识、宣传了税收政策,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小说起始是居民家里的一场火灾,老孟救火受伤,引起了老惠对老孟和过往的联想。小说回溯了二十余载的税收岁月,展现了税务的变迁:从2001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办税服务的景象,再到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直至新冠疫情期间“非接触式”办税缴费的实行。这二十余载的时光,如走马灯般,在眼前一一掠过。作者还借临近退休的老税务人福宝向承志介绍单位之机,讲述四十年来明城税收工作的渐变过程,办税服务厅的变迁,国家税收政策的变革,以及科技带给税收工作的巨大便利。承志和春晗出场之后,小说又嵌进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减税降费等这一时期重要的税收工作。税收知识和税收政策随着故事发展在情节中均匀合理地释放,不显生硬,甚至能成为推进故事的驱动力,这是《鎏金岁月》小说的最大亮点。

带着问题写

朱瑞国的小说《一树三言》涉及了三个主题:脱贫攻坚、古树保护、依法纳税。我想,标题中的“三言”应该指的就是这三个主题。

山寨里的千年古树和一百二十岁的芳心奶奶,都是寨子里神一般的存在。捐资巨款参与脱贫攻坚的陈董事长关注到了山寨里的这棵红豆杉,要将它移植到大城市里他的植物园。陈董事长是先瞄上了这棵红豆杉才捐款扶贫,还是先扶贫之后注意到红豆杉,作者故意含糊其词,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小说中的税收问题在扶贫过程中和移树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当这两项工程都已经完成,税务干部康杰出场了,他在两件形式上很简单、结局上皆大欢喜的事情中发现其中存在的税收问题:六百多万元买一棵树,是否存在虚开成本支出?五亿元的扶贫款应该取得当地政府的捐赠票据,还是直接支出只取得工程款发票?陈董事长的公司正在寻求上市,它作为本地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税收违法行为?……

在外表合情合理、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两件事当中,康杰发现了人们容易忽视的税收问题,他一定程度上担当了一个“吹毛求疵”“令人讨厌”的角色。但正因为有康杰这样见微知著、认真较劲的税务干部,社会公众才能充分认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哪怕你是积德行善的大企业家,哪怕你是为他人无偿奉献,依然要遵守国家的政策,严守法律的界限。

税收问题在《一树三言》中貌似多余的枝杈,实际上却是贯穿全篇、让读者重新审视小说人物行为的最重要主题。

朱瑞国的另一篇小说是在2024年第三辑发表的《鱼珠》,以鱼珠税务所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为内容,每一章一个主题、每一章解决一个问题,是带着问题的写作。其中,《废墟》篇写集群注册的企业难以统计,难以征管,还存在暴力虚开的问题。《搅拌》篇写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高科技企业如何甄别。《答案》篇写企业和居民就改善营商环境提问并建言献策,税务所所长回答税务机关如何为改善营商环境服务,涉及税收优惠、发票供应、发票提额等问题,陈所长、蔡德耀在答问中表示,税务机关愿意为产业升级提供帮助,为区域经济注入生机与活力。

《鱼珠》揭示了税收工作在现阶段的重大意义。税务机关与纳税企业都是为国家的现代化作贡献,不是你多我少、你强势我弱势的对立关系,而是整体利益一致、互相依存的关系。在某些特殊阶段诞生了特殊政策,比如出口退税、疫情期间的减税降费,税务机关要服务于企业。税务机关还承担着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在税收问题上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责任。

《鱼珠》的人物设置颇见巧妙,蔡德耀老成持重,看事情比较辩证,考虑问题严谨周全;白云渡偶尔偏激,有冲劲,善于提出问题发现疑点;新入职的范丽君观察细腻,热情好学。人的性格不同各如其面,正因为千人千面,世界才丰富而精彩。

税收的温暖与光亮

2024年第四辑曹利民的小说《像光一样》,正面写小企业主吴枫夫妇在低谷时期一地鸡毛、艰难支撑,工人经常请假,要求涨工资,有的客户催货,有的客户拖欠货款,吴枫还有不成器的弟弟、刚上大学的儿子、年迈的母亲和生病的父亲,各种捉襟见肘左支右绌。

作为中游企业,资金周转是个核心问题,不得已拖欠税费和社会保险费,这已经是在违法的边缘游走了,吴枫的焦虑可想而知。

吴枫妻子陈瑾业余兼为自家企业办理税收业务,小说从这里打开了与税务关联的切口。陈瑾从“税务小白”到慢慢熟练业务,见证了税务部门不断规范、办税越来越便民的过程。丢了报税开票的白色税控盘,陈瑾心急火燎,到了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迅速给她提供了新盘,并且告诉她将要启用电子税务系统。

小说把陈瑾的压力值拉到接近极限,又一下子释放,读者也和小说人物一样,顿时有如释重负之感。但核心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隐患犹在。

让故事自然合理地一波三折,这是小说作者的功力所在。公司之外,让吴枫操心头疼的是家人:有前科的弟弟找不到正经工作,做任何事都吊儿郎当,婚姻不顺利,又在外面惹了不正经女子;接着父亲手术、母亲中风,最后全部的压力转移到吴枫这边。

正当吴枫夫妇焦头烂额之际,一则消息如夏日起凉风、旱田降甘霖:“税务局的人说,今年以来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可以退还,只要在电子税务局申请就行。”一笔七万多元的退税款两天后出现在公司账上,解了吴枫、陈瑾的燃眉之急。

《像光一样》为税收文学提供了新的启示:税收工作很重要,它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的主体,甚至也不是税务人员的生活全部。当税收恰当地在关键时刻出现,其重要性得以充分体现。低姿态反而有强效果。

税收文学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繁复的社会现象,复杂的人性和多变的人心,行动者在现实中往往无能为力,乃至身不由己。税收工作与税务人员置身其中,可以成为斑斓色块中最具暖色的一块。《像光一样》写到了民营企业,写到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共振,写到了家人父子的责任担当,更重要的,是写到了税务工作者严格严肃的同时又不乏尺度与温度的一面。像光一样,他们带来了光明与热量。

中国故事之税收故事

当代中国的税收故事,以及与税务人相关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讲好中国故事,就有必要讲好中国税收故事。诸文体之中,诗歌的叙事功能最弱,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叙事功能依次渐强。讲好中国税收故事,税收小说、报告文学责任重大。

讲故事,首先要确定故事与非故事。故事不是事情的叠加,不是流水账,不是政策说明。情节与情节之间要有逻辑关联。

其次要确定何为好故事。要不落俗套前所未闻,讲究新颖度;要有起始有结尾有起伏有转折,讲究完成度;要合乎人情物理,铺垫得当,展伸自然,讲究合理性。

2024年的《税收文学》,成果丰硕,是行业文学的一支劲旅,是年度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之税收故事的主要力量。作家们显示了不俗的写作实力,同时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税收文学作品还需要更大力度的传播,让广大业外读者对税收文学产生更真切的感性认知,从而对税收工作产生更多的认可和共情。


顾建平,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

税收的亮度与温度 ——2024年度《税收文学》阅读札记 顾建平 ?2024年的《税收文学》,成果丰硕,是行业文学的一支劲旅,是年度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之税收故事的主要力量。 ?通读2024年全年四辑《税收文学》,除了感受到行业文学浓郁的专业气息,更多的是感受到诸位税务作家从各自角度所传达出来的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彰武县mn3871| 安阳市omm409| 阜康市c3w583| 定南县gfu158| 疏附县hnq83| 南岸区3yi156| 毕节市ag1574| 沂源县ejf76| 芒康县k2p55| 兰考县egx491| 富阳市2kp473| 科技yc281| 湛江市oui862| 河南省f2k55| 江孜县yzq997| 沾化县2kf421| 石首市oku496